AA motoring group in takeover talks with three suitors
Image copyright PA Media The AA says it has received takeover approaches from three parties who are interested in buying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PA Media The AA says it has received takeover approaches from three parties who are interested in buying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Reuters A wide-ranging list of changes to Boeing’s ill-fated 737 Max planes has been put forward by US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Reuters Donald Trump has said the US should get a cut from the sale of TikTok’s US unit
Leer másConozca la iniciativa global para ayudar a la comunidad de la vida nocturna en ColombiaEl sector del entretenimiento tendrá pérdidas estimadas en $80.000 millones por cada mes de cuarentena.Sección: Economía …
Leer más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2019年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饮水安全方面,还有大约10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全国农村有6000万人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到了2020年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脱贫攻坚成色。”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把好饮水安全的“总闸门”,补齐饮水安全的“小康短板”,让一泓清泉润泽百姓的心。 补齐“饮水安全”短板,问题比想象得更复杂 提到水资源匮乏,不少人都会将其与龟裂的大地和常年干旱的地区联系起来。实际上,在中国,想要补齐奔小康的“饮水安全”短板,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我国,想要解决贫困地区饮水问题并非易事—— 首先,中国水资源具有稀缺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等先天特征。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春玲等专家于2013年发表的《浅析中国水资源短缺与贫困关系》显示,水资源存在着资源型短缺、工程型短缺和水质型短缺三种形式。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而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以及南方沿海地区出现工程型缺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丰水区,受河道水体污染、冬春枯水期咸潮等影响,清洁水源严重不足。 其次,贫困地区又多分布在多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等地,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资源型、工程型缺水尤为突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滴水,困住了许多贫困地区的百姓奔向小康的美好愿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提出“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2019年4月16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还特别指出各地情况并不相同,“对饮水安全有保障,西北地区重点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 一句句铿锵话语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群众利益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一幅热火朝天的奋斗蓝图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徐徐展开。 一地一策,为贫困地区引来“安心水”
Leer más习近平:市县抓落实,就是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这段话出自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 精准脱贫是十九大报告提到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贫攻坚是摆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面前的艰巨任务,是当前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凝神聚力、奋力攻关,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让人民欢欣,也让世界瞩目。 脱贫攻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脱贫攻坚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规律,切忌盲目蛮干,不能不顾实际地照搬照抄,也不能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市县作为基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条件复杂、工作繁重。要把脱贫攻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让思想寻根、政策生根、措施植根、工作扎根。而要想取得脱贫攻坚的好成绩,就必须在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尊重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适宜的发展思路,采取适当的发展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扬长避短、科学规范,真正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解决本地存在的实际问题,胜利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本期特约专家:宇文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 (责编:杨光宇) 推荐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6月11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正式启动。此次主题采访报道活动20个地点设采访现场,全国150多家媒体近900名记者将把视角聚焦在“人民眼中的小康”上,通过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笔触、温暖的画面礼赞英雄人民、讴歌伟大的时代,为决胜决战注入强大动力。 【详细】 中国之治 | 右玉如今风光正好
Lee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