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s, julio 22, 2025

Mes: julio 2020

China

持续发力祛除作风顽疾 透视58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以来共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58起,其中至少149名党员干部受到相应处理。这58起问题有哪些特点?对下一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哪些启示? 老问题新表现并存,整治需持续发力 通报的58起典型问题显示,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从具体问题类型看,“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者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严重后果”方面问题5起,占比8.6%;“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方面问题47起,占比81%;“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消极应付、冷硬横推、效率低下,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方面问题3起,占比5.2%;“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方面问题3起,占比5.2%。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坚决整治。如,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兰宏等人在部署、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朝令夕改,工作流程繁琐难懂,任务落实流于形式,对该省脱贫攻坚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李兰宏作为分管村镇建设处的副厅长,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通观这58起典型问题通报,“弄虚作假”“消极应付”“流于形式”等词句屡见不鲜,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种表现。统计发现,在通报的问题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较多,同时,数据表明,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胡乱决策拍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整治仍需持续加码发力。 全面检视、靶向治疗。通报的典型问题表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体表现,全面落实实事求是、依规依纪、精准处置的工作要求,保持工作定力,坚决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大整治力度,释放进一步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亮剑的鲜明信号。 实事求是精准量纪,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我们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背道而驰,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从被通报的党员干部所受到处理方式可以看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狠下功夫,精准量纪执纪,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通报显示,相关149名党员干部均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其他处理。受到党纪处分的共计79人,其中,党内警告45人,党内严重警告30人,撤销党内职务2人,开除党籍2人;受到政务处分的共计33人,其中,政务警告10人,政务记过11人,政务记大过4人,政务降级2人,政务撤职4人,开除公职2人;54人受到批评教育、作出检查、诫勉、免职等处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往比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难分辨、难定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量纪执纪,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程中,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该适用哪种就适用哪种。 从处理各级别党员干部人数看,通报的58起典型问题,查处的149名党员干部中,村(居)干部8人,占全部人数5.4%;乡科级及以下112人,占全部人数75.2%;县处级26人,占全部人数17.4%;地厅级3人,占全部人数2.0%。通报数据印证,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十分必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每月公布的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数据中,地厅级也占有一定数量。6月28日公布的今年5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显示,涉及地厅级的问题39起,处理43人,这表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进一步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部署。统计发现,通报的58起典型问题中,发生在今年的最多,这表明一些党员干部在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高压之下仍然顶风违规违纪。 公开曝光的58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中,违纪行为发生在2016年及以前的共9起,占比15.5%;发生在2017年的共8起,占比13.8%;发生在2018年的共12起,占比20.7%;发生在2019年的共13起,占比22.4%;发生在今年的共16起,占比27.6%。 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党的十九大后,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在实践中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量增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需紧盯不放、露头就打、重拳出击,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今年的16起问题中,有13起发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至少有2起问题的4名责任人,在问题发生的当月即受到相应处理。今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副乡长夏凉疫情防控期间擅离职守,聚众赌博,给疫情防控带来安全隐患,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夏凉当月就受到政务记大过处分,并被免去副乡长职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其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以案为鉴,主动对照检查,引以为戒。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毫不松懈严查享乐、奢靡问题,努力构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冯国刚)

Leer más
China

习近平这些“首次”背后的“始终”

原标题:习近平这些“首次”背后的“始终”   (近观中国)习近平这些“首次”背后的“始终”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习近平这些“首次”背后的“始终”   中新社记者 马学玲   2020上半年,世界很难,人们很忙——忙于应战被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的一切。   疫情冲击之下,一个拥有14亿人口之众的国家如何战之胜之?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的世界应当怎样抉择?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如何达成?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这几个“首次”背后的“始终”,外界或能读出答案。   首提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命运与共,大道不孤   “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0年3月,在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习近平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此后,在国际交往中,他多次提到这一倡议。   彼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多国多点暴发并呈蔓延态势,全球战疫进入关键时刻。   正是因为秉持这一理念,中国不仅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此后在由“受助国”向“帮助国”的角色转换中,还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与全球合作抗疫。   如何理解习近平于特殊时刻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习近平如此诠释。   有评论说,中国之于世界,已不仅内涵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普遍联系中,更体现在“青山一道,共担风雨”的命运与共中。全球携手战疫、守望相助,映照出的是一个可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所谓,命运与共,大道不孤。   首次视频会见——以“云”为帆,跨越山海   6月22日晚,在中欧建交45周年之际,习近平首次会见了新一届欧盟领导人,聚焦“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   这也是习近平的外事会见首次采用“屏对屏”的视频方式。这个形式创新,反映了中欧对会晤的特殊期待和对双方关系的特殊关注。   “中国要和平不要霸权”,“中国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是伙伴不是对手”……在会见中,习近平向新一届欧盟领导人这样说明中国。他进一步指出,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

Lee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