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virus: China’s cinemas start to reopen after shutdowns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China’s cinemas are reopening after being closed for six months to help slow the spread of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China’s cinemas are reopening after being closed for six months to help slow the spread of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ViewApart More than 50 MPs and peers have written to the home secretary urging her to do more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Klarna Image caption Klarna was launched in the UK in 2014 Buy now, pay later service Klarna has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A court case to decide whether many businesses receive insurance payouts for damage caused to them
Leer más开栏的话 伟大的民族总能在绝境中浴火重生。 7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抗战硝烟散尽,抗战精神永存。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习主席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创造未来。从即日起,本报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专栏,讲述广大官兵学习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忠诚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故事。 第79集团军某旅三营九连官兵赓续抗战精神攻坚克难,实现新跨越—— 血战平型关:一支连队的永恒记忆 ■解放军报记者 李佳豪 特约记者 海洋 通讯员 詹丽红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虽然经历8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首雄壮豪迈的《八路军军歌》依然是第79集团军某旅三营九连官兵最爱唱的歌曲之一。 “这首创作于平型关大捷后的战歌,记载了连队的辉煌。”官兵们告诉记者,每当唱起这首战歌,眼前总会浮现出连队前辈血战平型关的情景,总会感到热血沸腾。 “作为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振了全国军民士气。”采访中,该连连长王昌喜道出战歌背后的故事—— 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战斗中,该连前身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2营5连担任突击队,负责截击日军先头部队。此战,全连官兵如神兵天降般突入敌阵,歼敌1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圆满完成了任务。战后,八路军第115师343旅授予连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荣誉称号。 “在去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旗帜出现在战旗方队里,代表连队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忆及此事,王昌喜的眼神中满是自豪。 连队指导员刘天成告诉记者,在九连,每当新兵入营,第一项活动就是参观连队荣誉室;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官兵们都会面向连旗庄严宣誓;每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平型关大捷等纪念日,他们都会组织纪念活动,回望连队战斗历程。
Leer más又逢俄罗斯“5·9”胜利日。 对于“战斗民族”而言,5月9日见证了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付出的惨痛代价,承载着俄罗斯人民最终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喜悦。每年的这天,俄政府会在莫斯科红场等地举办盛大阅兵仪式,民众自发走上街头参加“不朽军团”游行。礼炮鸣响,黑黄相间的“乔治丝带”在英雄城市的大街小巷随风飘扬,历史的悲壮沉重与现实的热烈喧闹交织重叠,透射出俄罗斯民族对历史的敬畏和缅怀。 今年是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5·9”胜利日阅兵不得不延期举行,但俄方仍然举行盛大的空中阅兵,社会各界节日氛围依然浓厚。 日前,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通电话,向普京和俄罗斯人民祝贺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再次体现了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凸显了中俄两国人民对用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的珍视和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向往。 中俄二战史观相近,两国人民情感相通。“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一曲轻快的《喀秋莎》从战争年代传唱至今,唤起中俄两国人民共同的二战记忆。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付出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把日本侵略者主要兵力牢牢牵制在东方战场上,有效制约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坚定了盟国同法西斯作战的信心。苏联卫国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国法西斯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苏联军队和人民为此付出惨痛代价,2700多万军民英勇牺牲。二战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共同对日作战,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宝贵支持,无数苏联红军将士长眠于中国。为了表达对苏军烈士的崇敬和缅怀,中国境内设立了70余处苏军烈士纪念设施,已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象征。 中俄元首共同发声,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果实。近年来,个别国家公然藐视历史和正义,企图歪曲篡改二战历史,严重伤害中俄人民感情。中俄联合举办一系列二战胜利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俄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同年9月,普京总统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两国元首分别出席对方举办的重要庆祝和纪念活动,向世界发出了捍卫二战胜利果实、维护世界公平正义的最强音。 中俄两国密切配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今年是二战胜利75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世界各国付出巨大代价,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为战后世界和平发展筑牢屏障。中俄同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2019年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普惠共赢”成为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俄将继续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舞台上深化协作,为推动解决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越来越多的“中俄方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75年前的连天炮火历历在目,中俄人民友好合作的故事仍在续写。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危机。病毒不分国界,疫情不分种族。75年前,中俄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并肩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拯救了人类存亡;75年后,中俄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抵制“政治病毒”,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美好的明天!(欧诣) (责编:王欲然、岳弘彬)
Lee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