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virus: Tui scraps Spanish holidays over quarantine ‘blow’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The UK’s biggest tour operator, Tui, has cancelled all mainland Spanish holidays until 9 August. The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The UK’s biggest tour operator, Tui, has cancelled all mainland Spanish holidays until 9 August. The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The foreign secretary has defended the «swift decision» to require travellers arriving in the UK from
Leer másEl gobierno de Donald Trump confirmó el sábado la noticia que millones de personas están esperando desde hace varios meses:
Leer más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到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再到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一以贯之、不断强化,为东北振兴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这是一片大有可为的热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到东北地区调研,为东北振兴发展倾注了巨大心血。 “东北来得比较多,我十分关心这里的振兴发展。这片土地为我们国家的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推进东北振兴发展?这次我是带着这个思考来的,同时也为谋划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进行调研。” 2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北三省,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擘画蓝图。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东北,深入吉林省的农村、社区、科技园区、企业考察调研,为这片热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一步指明方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新时代东北地区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一)希望的田野 “总书记您看,现在这玉米又高又壮,长势喜人,再过两个月就成熟了,到时候一亩地可以打800多公斤粮食,今年我们又将迎来大丰收。” 7月22日下午,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玉米地一望无边、绿浪滚滚。 这是5年间习近平第三次到吉林考察。这次来,第一站就走进丰饶的黑土地,调研一件头等大事——粮食生产。 “前年在黑龙江建三江看了水稻,这次我来看看玉米。”玉米地头,习近平谈及此行初衷,“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关键就看秋粮了。今年灾害不少,我很关心东北这里的农作物长势。” 正值抽雄吐丝期,玉米顶端的花穗,在阳光下闪着金黄。十来架无人机正在进行喷洒作业。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汇报:今年吉林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83万亩,玉米保苗率达到96.06%,是近5年来最好水平,玉米、水稻、大豆三大品种现在的株高比去年同期都高,同时在防灾减灾方面也增加了投入。 看着眼前的玉米长势,听了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粮食是基础啊!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争取秋粮有好收成,为全年粮食丰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5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从2007年起,这里开始探索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 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玉米地深处,走到黑土断面观测点近距离察看黑土保护情况,并同在场的农业专家攀谈起来。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李保国教授已在梨树县扎根搞科研10多年。他指着挖开的黑土层剖面告诉总书记,这个地方的黑土层原先至少有60厘米厚,自清代末年开始开垦以来,加上风蚀水蚀,每年要减少3毫米左右。 “100多年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几十年,恐怕就要消失殆尽了。”总书记不无忧虑地说。
Leer más“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抓好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广泛共鸣。 在吉林省内的玉米主产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从事秸秆还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工作。研究员李启云就是其中的一员。“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勇于承担使命,加快优良品种研制和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这几天,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教研室讲师冯国忠又忙活开了。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在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建起“梨树科技小院”。打那时起,许多像冯国忠一样的吉林农大师生就扎根“科技小院”,既做科研,又推广合理增密、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高产高效技术。“总书记强调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让我感触颇深。我的博士论文就产生于‘科技小院’,科研人员只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去年,吉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9.4%,良种普及率达100%。 走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淳哲有机大米农场,田间无人机播撒着生物肥,监控系统在稻田间全天候运转,土壤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显示在农场中控室大屏幕上。“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这几年农场全面推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靠科学种植保证产品质量和销路。”农场负责人金君说,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 吉林省农机化率已达89.2%。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镇欣发村,松原市善德农业有限公司经营的5300多亩稻田锦绣如茵。公司董事长王淦说,从春耕到秋收,机械作业占到九成。“总书记说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一定会继续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应用力度,增加粮食供给,提升粮食品质。”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听取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很激动。“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总书记的话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后要更加努力,把合作社办得更红火,让土地产出更大的效益,让社员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张凤春说,截至2019年底,吉林省家庭农场发展到3.12万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94万个,各类龙头企业发展到26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达到2455万亩,“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增强了我们发展家庭农场的信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专业农场负责人王立臣说,今年农场耕种水田116公顷,规模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预计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左右。目前,延边州家庭农场达到4363家,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现已经发展到11439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4%。 眼下,大安市太山镇巨宝村农民武立辉经营的家庭农场内,一粒粒黄菇娘金黄透亮正待收获。“总书记这么重视家庭农场的发展,我们干劲更足了!”武立辉经营着25座大棚,每座大棚每年可带来6000元的纯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农安县亚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常亚宾印象深刻。“以前只能小打小闹,种五六垧地,多了种不过来。现在合作社拥有各种农机具几十台,可以经营1000公顷土地。”常亚宾说,大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不仅保护了黑土地,还提高了产量——一垧地产量从1.8万至2万斤,提高到2.5万至2.8万斤。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们心坎里啦!”通化县西江镇民和村种粮大户富永波拿出手机,反复观看总书记考察吉林的新闻视频。富永波种了350亩水稻,和镇上一家名为“西江米业”的企业签订种植订单,“企业会把种子、肥料送到每家每户,统一采购成本价低,质量有保证。”“现在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我们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倍感振奋。“使用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仅保护黑土地,还提高产量。同时,生产成本下降,农民一垧地增收2400元。”王贵满从事黑土地保护工作37年,“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这是对科技人员最大的褒奖,也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经过连续10年监测,梨树县黑土地保护试验地块土壤含水量增加20%到40%,耕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12.9%。梨树县委副书记、县长郭志勇说:“黑土地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将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扎实的工作举措,把梨树模式总结好、推广好,坚决保护好黑土地,坚决守护好粮仓。” 近年来,吉林省多措并举,大力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广保护性耕作1850万亩,比2015年增长3倍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30万亩,比2015年增长68%。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榆树市黑土面积达到22.3万公顷。近10年,榆树市累计投资超1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87.7万亩。“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榆树市委书记高山表示,“未来将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持续增加轮作、增大投入、增强防治、减药控肥等综合措施,培肥地力,守护好黑土地这个榆树市最大的发展‘本钱’。”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Bye bye ball pools: The fun but tricky-to-clean attractions may disappear amid the Covid-19
Lee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