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move and Compass say no to job retention bonus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Chancellor Rishi Sunak unveiled the bonus scheme earlier in July Property website Rightmove and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Chancellor Rishi Sunak unveiled the bonus scheme earlier in July Property website Rightmove and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TikTok’s plan to base its international HQ in the UK has been thrown into doubt following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Alamy There’s been a sharp ri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signing up to sell Avon beauty products
Leer más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各地各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国家防总18日发出通知,要求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人员转移避险,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应急管理部结合汛情灾情风险研判,已在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淮河、松辽流域等7个重点区域19省(区、市)部署37架直升机,开展堤岸巡护、决口封堵、物料运输等救援任务。 面对严峻形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关键时刻发挥突击队作用,汇聚起战胜洪水的磅礴力量。(相关报道见第四版)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9日 01 版) (责编:曹昆) 推荐阅读
Leer más“不乱走,不乱逛,新冠病毒靠边站;要出门,戴口罩,大家健康最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这样的“大喇叭”式宣传语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脍炙人口。聂家村村民郭景红说,“别看都是‘土话’,可它好记好理解。” 线下“嗓门”大,线上“声音”也不小。九台区九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员孙东自拍自演的短视频《新型冠状病毒来袭,不要乱串门》,播放量达300多万次。 不只是在长春市九台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战时”观念、提升“应考”意识,广泛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有效发挥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 增强信心,传播权威声音 “购买食物怎样保证安全?吃堂食有没有风险?快看,专家来回答了……”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清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花庄村的微信群都会准时发布信息,向村民提供疫情防控知识及权威解读。58岁的村民杨友国笑言:“真是比闹钟还准时,大家伙儿看了,心里就有底了。” 这一条条信息,都是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搜集编发的。疫情防控期间,村里建起两个“抗击疫情群”,确保家家有人进群,人人参与抗疫。在贾汪区,134个村(社区)均建立起覆盖各家各户的微信群,针对群众的关心事,第一时间回应关切、发布最新信息,并有专家及时答疑解惑。 权威声音时刻“刷屏”,谣言才能无处遁形。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运用农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以及方言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立体化传播权威声音,切实增强群众抗疫信心。 “要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方式,推动防控宣传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贾汪区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徐立海介绍,抗击疫情,社区是“最后一公里”。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艺骨干们创作的快板《众志成城来战疫》、三句半《疫情防控要记牢》、老歌新唱《疫情防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文艺作品广为传播,群众直言“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 疫情防控期间,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把营造宣传氛围、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做好群众宣传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全区共建立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组(网格)文明实践点五级微信群2456个。 九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皞介绍,“确保让疫情防控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准确传达到每一个群众”。 志愿服务,温暖千家万户 警报再次拉响!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全面落实二级响应防控措施。海淀区玉泉东市场周边10个社区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人员居家隔离,24小时专人值守。 “让我们参与到社区防疫值守和关爱队伍,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温暖疫情隔离下的好邻居。”6月中旬,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吹响“集结号”,紧急招募约100名志愿者支援玉泉东市场周边社区。 家住万寿路街道的张晓红是一名央企职工,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立刻与丈夫一起按照信息里的提示扫码报名。在五街坊封闭小区,夫妇俩帮着居民递送物品、代买生活用品、代买药,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歇,“只要居民们满意了,我们就安心了!”在复兴路40号院封闭社区,四个“跑腿儿”小组分别负责送菜、送药、送快递、送餐。每天从早忙到晚,每人平均走2万步以上。 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疫情防控中,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发动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凝聚起齐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河西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志愿者王爱军和孟有壮大年三十就开始执勤,在寒风中坚守几十天。“我们还发动了70多名‘的哥’一起来做志愿者。”河西堡镇负责人说,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极大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为解除一线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北京市延庆区各街道乡镇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服务队,提供“一对一”志愿服务。家住延庆镇自由街村的刘效娟是延庆一所医院医生,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后基本上没怎么回过家。为让她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延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为刘效娟家人提供了专属定制志愿服务。 “父母岁数大腿脚不好,挺担心他们的生活。没想到我在抗疫一线这些日子,志愿者们经常到我家陪我爸妈聊天,还帮他们打扫院子、清理门口的垃圾,让我感觉很踏实。”刘效娟说。 整合资源,科技助力抗疫
Leer másImage copyright Jon O’Brien Image caption Jon O’Brien and Amy Wiltshire were ahead of the curve for booking midweek weddings
Leer más